累计折旧是固定资产的备抵科目。
比如企业在2017年买了一辆50万的汽车,账上固定资产的资产原值就是50万,车辆是易耗品,且不保值,每年都会贬值,其实在到手的那一瞬间已经有折损了,会计估计车能用15年,平均每一年贬值2万(计提折旧),15年就是30万(累计折旧),原值50万减去累计折旧30万,账面上的这辆车实际净值只剩20万元。
为什么长期资产会有备抵科目呢,直接从固定资产原值扣减不行吗?
这是财务估计的局限性导致的。
一辆50万的车用15年后还能值多少钱是很多因素决定的,比如车辆的品牌,行使里程数,车况,汽车市场的变化(比如每当有全新款汽车发售时,老款车辆,哪怕是去年的,也会大大降值)等等,即使最专业的汽车分析专家也不可能给出准确的预判,现场估价其实也是大概的数字,当真正去出售时的价格才是这辆车实际属于企业的固定资产,不到二手车市场交易一下谁也给不了准数。
财务做账总不能每年做资产盘点时都去二手车市场佯装交易去估价,只能简单粗暴的直线摊销,每年2万块,至于真正是多少到最后再调整。
直线摊销不靠谱,就不能从原值直接扣除,因为原值是重要的参考依据,资产处置交易都要看原值,直接从原值扣,十年八年后再找原值就要翻很多年前的凭证,这太麻烦了(以前没有信息化工具,查账非常恐怖,你见过那种一个人埋在账本堆的场景吗,只能用恐怖来讲。不过现在好多了,财务软件的出现把大量的数据都从账本替换到数据库,且做盘点估值也都轻松许多)。
总结一下,固定资产原值是资产购买时的进价,累计折旧是财务的估计,固定资产净值也是财务的估计。设置备抵科目就是把固定资产净值的计算过程展示出来,供管理层参考。
累计折旧和累计摊销其实是差不多的,只是会计术语不同,都是在资产折损上用的一系列的术语。
注:现在国内外财务准则都倾向于用公允价值(现值)计量资产,在金融资产方面已完成实现,房产实现一半(可选),这些资产有比较透明的市场价格,不需要备抵科目。按信息化的发展趋势,未来把资产关键信息(原值、使用年限等)录入就能联网自动更新固定资产最新市场价,到那一天,累计折旧就可以退出历史舞台了。